服务项目|浓情端午,“粽”情相约
作者:西安雁塔祥和居家养老 来源:西安雁塔祥和居家养老 更新时间:2021-07-21 阅读数:291
五月初夏不觉尽,六月端午“粽”情来。淡淡粽子香,浓浓世间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为了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老年人,西安市雁塔区祥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效利用传统节日这个契机,开展 “浓情端午,关爱老人”端午节主题活动。
1.端午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巧手做香包
端午节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活动中,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互相探讨怎样缝制才美观,放多少艾草比较好,一会儿功夫,一个个精巧秀气的香包便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了。在一起参与的老人开心的不亦乐乎,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3.“粽”情相约
每一个传统节日中
都隐藏着国人的味觉记忆
因此每当端午临近
味蕾总是会被浓浓的粽香激活
剥一枚粽子细细咀嚼的片刻光景
恰如一场跨越风土的味蕾之旅
此次活动中
社工和老年人们一起团圆围坐包粽子
纷纷使出看家本领
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扎捆
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不仅加深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而且增进了老人们的生活乐趣
打印本页 | 返回前一页